首页|水耕条件下两类富钙母岩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及成因探讨

水耕条件下两类富钙母岩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归属及成因探讨

扫码查看
在重庆境内,遂宁组(J3s)钙质泥岩发育水耕人为土的剖面分异多不明显,而石灰岩发育水耕人为土则不尽如此,其原因尚不明确.为此,以上述两类母岩在不同坡位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为研究对象,分析水耕条件下钙质泥岩和石灰岩发育土壤的发生特征及系统分类归属,并以有机碳矿化特性为切入点,探讨其成因.结果表明,从中坡至坡麓,钙质泥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CS)结构面上均仅有少量锈斑且游离铁的垂直分异不明显,而石灰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LS)结构面上有少量至多量锈斑且在不同坡位的分布状况不同,特别是下坡呈酸性的土体中游离铁的下层聚集显著,表明两类母岩发育水耕人为土铁的剖面迁移特征有明显差异.CS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C15)显著低于同坡位的LS(P<0.05),较低量的易矿化有机碳使得CS土体中高价铁难以发生还原,铁的剖面迁移不明显,导致不同坡位的CS典型个体均被归为简育水耕人为土;从中坡至坡麓,LS的C15逐级增高,且坡麓的C15显著高于其他坡位(P<0.05),加之受与坡位关联的土壤水分状况影响,其典型个体依次被归为"简育""铁聚"和"潜育"水耕人为土土类.易矿化有机碳含量可能是决定坡位能否引起富钙母岩发育的水耕人为土产生类型分异的重要因素.
Taxonomy and Genesis of Soils Derived from Two Types of Calcium-rich Rocks Under Rice-planting Conditions

李松、慈恩、连茂山、曾蔓漫、胡瑾

展开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

土壤发生 系统分类 水耕人为土 有机碳矿化 富钙母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419770022014FY110200XDJK2020B069

2022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
ISSN:0564-3929
年,卷(期):2022.59(3)
  • 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