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扫码查看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苏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28~14。39 t·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30~1。52 kg·kg-1,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49~0。58 kg·yuan-1,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产值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抛秧水稻或手插水稻、机插水稻、直播水稻。机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随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水稻、手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随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生产种植方式碳足迹中占比最大的是稻田甲烷排放,其次为氮肥施用导致的碳足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和灌溉用电导致的碳足迹。氮肥和灌溉用电是影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水稻种植方式总收益为2。51×103~2。75×103yuan·hm-2,资源投入成本为1。88×103~1。99×103yuan·hm-2,碳排放成本为0。20×103~0。25×103yuan·hm-2,考虑碳排放的净收益(NI-CO2)为0。39×103~0。64×103yuan·hm-2。机插水稻NI-CO2低于其他三种水稻种植方式,这与机插水稻较高的总收益和较低的资源投入成本和较低的碳排放成本有关。综上所述,仅考虑碳排放,直播水稻是最为低碳的水稻种植方式,综合碳排放和经济效益,机插水稻优于手插、直播和抛秧水稻。

季国军、纪洪亭、程琨、刘满强、江瑜、胡正锟、张岳芳、胡乃娟、胡锋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 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南京 210014

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46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 21009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 210014

展开 >

水稻 种植方式 碳足迹 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

BE2022308-1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
ISSN:0564-3929
年,卷(期):2024.61(4)
季国军,纪洪亭,程琨,等.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J].土壤学报,2024,61(4):1042-1054.DOI:10.11766/trxb202212180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