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骨粉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骨粉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

扫码查看
以猪、鸡、牛和羊骨为原材料厌氧热解制备成生物质炭(骨炭)作为改良剂,探究骨炭最佳制备条件及其对酸性土壤改良效果,并从土壤固相和液相二个角度探究骨炭对酸性土壤铝(Al)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厌氧热解制备的骨炭富含CaO、CaCO3和Ca5(PO4)3(OH),同时含有NaO、MgO等碱性物质及-OH等多种官能团。但骨炭碱含量受热解温度影响较大,鸡骨和牛骨在800℃、猪骨和羊骨在900℃时其炭碱含量接近峰值并保持稳定,约为生石灰的90%,是最佳制备温度。此温度下制备的四种骨炭均可有效地提高 pH<6。0 的酸性红黏土、红砂土和砖红壤 pH。骨炭中的碱性物质主要以H+缓冲剂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其提高土壤pH的幅度与初始土壤pH成反比。pH=4。40的红黏土中添加5 g·kg-1猪、鸡、羊和牛骨炭后土壤溶液Al浓度分别较对照降低 33%、34%、47%和 41%,固相有机结合态Al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骨炭增加了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并通过促进活性 Al 向土壤固相吸附态羟基 Al 和更稳定态 Al 转化从而降低土壤溶液 Al及交换态Al含量。骨炭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具备无机和有机改良剂的双重特性,是可替代传统石灰作为酸性农田土壤改良剂的优质材料。

赵文瑞、孔群芳、张文娟、胡程凯、林雨欣、陶炳娇、王国鑫、彭可睿、王聪、赵宽

展开 >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安徽省耕地质量智慧监测与地力提升重点实验室,安徽安庆 246133

安庆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皖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安徽安庆 246133

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省皖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安徽安庆 246133

动物骨炭 热解温度 酸性土壤 铝毒害 土壤铝形态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KJ2021A06542023AH050486

2024

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

土壤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
ISSN:0564-3929
年,卷(期):2024.61(5)
赵文瑞,孔群芳,张文娟,等.骨粉生物质炭对酸性土壤的改良作用[J].土壤学报,2024,61(5):1299-1309.DOI:10.11766/trxb202309150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