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辽河上游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持水能力研究

辽河上游森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持水能力研究

扫码查看
林分类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功能,是土壤质量评价及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的关键,然而,辽河上游尚缺乏类似研究.本研究选取该区域黑皮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等5种典型人工林进行野外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共测定了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对不同林分进行差异比较,并综合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樟子松林土壤最大蓄水量(36.6%)、毛管持水量(34.3%)和田间持水量(34.3%)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分类型,土壤物理性质最优,拥有良好的土壤孔隙性和持水能力;黑皮油松林土壤碱解氮(85.2 mg·kg-1)、全磷(0.18 mg·kg-1)、速效磷(26.9 mg·kg-1)、总孔隙度(43.9%)和含水量(10.7%)均显著低于其他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状况较差,肥力较差,土壤孔隙性不佳.5种林分的土壤质量指数(SQI)介于0.11~0.76之间,整体较低,中等土壤质量以上的占58.6%;林分间差异表现为樟子松林(0.52)>落叶松林(0.45)>黑皮油松林(0.44)>针叶混交林(0.42)>针阔混交林(0.41).上述结论说明,基于关键种的林分土壤理化性质调整提升具有可行性,在对未来辽河上游林分土壤相关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林分差异:对于针叶树种,建议优先使用樟子松、适量使用落叶松并限制使用黑皮油松;从森林类型来讲,更提倡针阔混交林,尤其是种植松栎混交林.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f forest soil in Liaohe upstream

邓健睿、杨艳波、娄婧、梁陈涛、温慧、井丽欣、王文杰、何兴元

展开 >

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 长春13010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 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辽河上游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质量评价 最小数据集

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子课题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

E033S1010420200503001SF

2021

土壤与作物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土壤与作物

CSTPCD
影响因子:0.623
ISSN:2095-2961
年,卷(期):2021.10(4)
  • 2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