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湿润冷凉区秸秆碎混还田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湿润冷凉区秸秆碎混还田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in the humid and cold area on lodging resistance of maize

扫码查看
东北低温湿润冷凉区黑土黏重易增加玉米倒伏发生风险,秸秆碎混还田技术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是此区广泛应用的秸秆还田技术,但秸秆碎混还田对玉米倒伏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通过分析秸秆碎粉还田条件下 6个品种玉米灌浆期的根倒力矩(Rfm)、茎秆抗倒伏指数、总根数、气生根数、基部第三伸长节间的横向压碎强度以及成熟期玉米产量等指标,探析湿润冷凉区秸秆还田对玉米根倒伏和茎倒伏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秸秆未还田相比,秸秆碎粉还田条件下供试玉米的根倒力矩(Rfm)提高了 14.9%,茎秆抗倒伏指数提高了 5.34%,气生根数量增加了 5.4%,田间倒伏发生率降低 1.13%,德美亚 1号和雁玉 1号的产量分别显著增加了 3.5%和 3.6%.相关分析表明,Rfm与气生根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茎秆抗倒伏指数与基部第三伸长节间横向压碎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秸秆碎粉还田条件下玉米根倒力矩和茎秆抗倒伏指数的提高与气生根数量和基部第三伸长节间横向压碎强度的增加有关.秸秆碎粉还田可有效提高东北湿润冷凉区部分品种玉米的抗根倒伏和茎倒伏能力.

Zea maysrotary tillage with straw mixed retentionstem lodgingroot lodgingroot failure moment

马悦、刘胜群、刘禹泽、刘升芹、代明媚、王思敏、刘君仁

展开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吉林 长春 13010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8

玉米 旋耕秸秆碎混还田 茎倒伏 根倒伏 根倒力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重大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3197185020220302007NCXDA280803022020KHT-01

2023

土壤与作物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土壤与作物

CSTPCD
影响因子:0.623
ISSN:2095-2961
年,卷(期):2023.12(4)
  • 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