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乾隆《威海卫志》的编纂与史料价值

乾隆《威海卫志》的编纂与史料价值

扫码查看
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始于清雍正五年(1727),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是威海卫最后一部志书。雍正十三年(1735),威海卫被裁撤并入文登县。邑人郭文大出于为乡邦存信史的文化自觉,独自纂修卫志。乾隆《威海卫志》的纂修过程十分曲折,大致经历了 3个阶段。乾隆《威海卫志》在体例方面效仿康熙《文登县志》,采用纲目体,辖十门六十八目;在内容上,增补康熙《威海卫志》的阙略,侧重载录与卫城有关之事。是志对研究明清威海地区的社会经济、风俗物产及卫所制度演变等颇有裨益。

郭维勇

展开 >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15

乾隆《威海卫志》 卫所志 郭文大 史料价值

2024

图书馆学刊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学会

图书馆学刊

CHSSCD
影响因子:0.727
ISSN:1002-1884
年,卷(期):2024.46(3)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