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光合特性的海岛植被修复适生植物的筛选

基于光合特性的海岛植被修复适生植物的筛选

扫码查看
海岛植被破坏严重,而适生物种少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海岛植被修复研究工作.本研究通过测定海坛岛和大屿共30种植物的夏季日间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和比叶面积,为海岛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过程中适生植物的筛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海坛岛和大屿的共有种中,仅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在不同样地的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p<0.05);滨柃(Eurya emarginata)的原生种和栽培种的水分利用效率没有差异(p>0.05),而海桐的水分利用效率则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不同植物的光合参数和比叶面积具有一定的差异,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根据水分利用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将30种植物分成3类.其中,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台湾相思、翠芦莉(Ruellia brittoniana)和滨旋花(Calystegia soldanella)等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表现出对海岛环境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将光合特性作为海岛适生物种筛选的指标具有借鉴意义.
Screening of adaptable plants for isl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based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张琳婷、姜德刚、刘建辉、王睿馨

展开 >

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福建 平潭350400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

海洋生物学 光合特性 植被修复 适生植物 物种筛选 海岛

2017Y00622018Y30062015Y00362018Y0060201505009-5

2021

应用海洋学学报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中国海洋学会 福建省海洋学会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526
ISSN:2095-4972
年,卷(期):2021.40(3)
  • 4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