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

扫码查看
目的 使用急-慢应激法构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只SPF级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接受28 d慢性应激+1 d急性应激,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不接受任何干预及处理.于造模前后记录两组大鼠体质量、AWR疼痛压力阈值、蔗糖水摄入量,造模后记录两组稀便率、1 h排便量,将肠道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肠道组织黏膜的微观结构.结果 所有大鼠均顺利完成实验,无死亡发生.造模后,模型组大鼠1 h排便量(7.14±0.84)粒或次/h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42)粒或次/h,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1.281,P=0.000);模型组大鼠湿便率(12.15±0.85)%明显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02,P=0.000);造模前,模型组与对照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29.83±2.52)mmHg vs(30.00±2.71)mmHg]、蔗糖水摄入量[(10.00±1.45)ml vs(10.8±1.78)ml]及体质量[(203.4±8.73)g vs(202.85±7.14)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疼痛压力阈值(27.17±1.50)mmHg、蔗糖水摄入量(14.1±1.81)ml及体质量(279.37±9.47)g明显低于对照组(38.67±2.33)mmHg、(19.4±1.26)ml及(313.91±6.6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3,P=0.000;t=7.600,P=0.000;t=9.434,P=0.000).两组大鼠结肠组织微观结构均未见黏膜明显水肿、糜烂、溃疡、出血.结论 急-慢应激法构建大鼠模型在肠道症状、动力及感知、情绪障碍、微观结构方面与IBS-D发病特点一致,造模方法有效,为IBS-D的动物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animal model of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贺星、刘卫、唐郡、朱斌、李超、郑岩、崔立红

展开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消化内科,安徽合肥 2300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动物模型 急-慢应激 大鼠 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670494

2020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郑州大学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STPCD
影响因子:1.029
ISSN:1006-5709
年,卷(期):2020.29(12)
  • 7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