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敦煌改字本《十诵比丘尼戒本》研究——兼论"词汇替换"作为佛经编辑方式

敦煌改字本《十诵比丘尼戒本》研究——兼论"词汇替换"作为佛经编辑方式

扫码查看
传世的《十诵比丘尼戒本》是沙门法颖从《十诵律》中辑出的,南北朝时主要流传于南方,敦煌文献中存量颇少.前人研究敦煌律藏时,往往仅以法颖本为据,定名、叙录及后续研究多有未善.大谷2-26号是一种古佚《十诵比丘尼戒本》,西本龙山以为鸠摩罗什所译,陈寅恪等均曾质疑,迄无定论.系统调查可知,敦煌文献中说一切有部的比丘尼戒本多与大谷2-26号同属一书.新发现的抄本共有17号,其中8号(片)可缀合为3组.敦煌本的共戒改写自鸠摩罗什译《十诵比丘戒本》,改造方法是将其中涉及性别的词汇对换.敦煌本《十诵比丘尼戒本》集中抄写于西魏前后.北周武帝灭佛后,敦煌本的传播链条中断,南方的法颖本成为《十诵律》系统通行的尼戒本.

刘丹

展开 >

武汉大学文学院

敦煌 戒律 词汇替换 编辑方式 藏外文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3CZJ008

2024

文献
国家图书馆

文献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26
ISSN:1000-0437
年,卷(期):2024.(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