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集现存咸淳本和宋蜀本两种宋版的编次特征差异颇大,其中乐府一类有明显的异同分界:咸淳本卷三、卷四与宋蜀本相关部分篇目排序几乎全同,而卷五则出现有规律可循的紊乱,且三卷之间有明显的编次矛盾.结合乐史、宋敏求等人的编次体例及早期李白乐府的流传接受史,可以推断咸淳本乐府卷三、卷四的编次应保留了李阳冰《草堂集》的乐府原貌,而卷五则承袭了乐史与宋敏求的递相增广.二本后半部分乐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宋蜀本乐府类保留了曾巩编年,而咸淳本及其所据的绍熙元年(1190)赵汝愚所刊当涂本,不来源于曾巩考次本,而基本保存了乐史、宋敏求本乐府部分递相补辑而未经整理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