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句表述中蕴含着孔子启发学习者的整个过程.孔子认为应当在"愤""悱"发生之时启发学习者,这里的"时"指的是由学习者的"已知"与"未知"、"已表达"与"未表达"相交而生成的原发时机.在启发方式上,孔子与苏格拉底不同,孔子总是基于当下的实际生活情境启发学习者,孔子的启发式回答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以合乎时机的方式生成出来的.孔子认为"启发"的目的在于引导出学习者心灵中潜藏的"知",这个潜藏的"知"与苏格拉底认为的普遍真理不同,孔子认为潜藏的"知"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以合乎时机的方式生成出来的"知".总之,孔子的启发教学是化入情境的、蕴含着时机的、生成式的"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