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古斯塔夫·鲁作品中"家园"及"在家者"的存在论意义——以《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为例
古斯塔夫·鲁作品中"家园"及"在家者"的存在论意义——以《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为例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瑞士法语诗人古斯塔夫·鲁是促成20世纪瑞士法语诗歌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人物之一,存在之思贯穿其"农人文明"书写之始终.本文拟将其两部散文诗集《天堂随笔》和《致收割者》置于荷尔德林的"回家"诗思和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烛照下,以探索鲁借助"在家者"形象构建起的独特的存在诗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读不仅呈现了荷尔德林的"家园"概念的本质,且能够作为有效工具用以揭示鲁作品中隐匿的存在维度,显化主人公的"在家者"身份以及"家园"的存在论意义,照亮鲁散文诗的诗性本质,驳斥将这两部作品视为同性爱欲书写的狭隘解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苑宁
展开 >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古斯塔夫·鲁
荷尔德林
海德格尔
家
存在
出版年:
2024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所 译林出版社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CHSSCD
影响因子:
0.071
ISSN:
1007-7766
年,卷(期):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