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纳博科夫与旅欧俄侨文学的记忆对话
纳博科夫与旅欧俄侨文学的记忆对话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O小姐》《天赋》与《彼岸》三部作品中,纳博科夫均讨论了记忆的叙述性本质与其伦理内涵.不同于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旅欧俄侨作家群体中蕴含着历史悲观主义的记忆理念,纳博科夫认为记忆应该是一种借想象力重塑过去以达到内在和谐的行为.这两种记忆观的分歧反映了纳博科夫与旅欧俄侨作家身份认同观的差异,前者基于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强调记忆对历史创伤的修复,而后者则基于民族主义的文化身份观,通过强化历史创伤维系共同体意识.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颜宽
展开 >
作者单位:
莫斯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关键词:
俄罗斯域外文学
纳博科夫
历史创伤
记忆
身份认同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2AWW005
出版年:
2024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评论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52
ISSN:
1001-6368
年,卷(期):
20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