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和声:欲望的表达结构与生成场域

《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和声:欲望的表达结构与生成场域

扫码查看
欲望推动了《追忆似水年华》中不自主回忆的构造,其特殊价值在它与音乐的联结中得到凸显.普鲁斯特在文本中多次使用和声学的重要概念来比喻欲望,本文拟从这些音乐类比出发,探究欲望的具体结构和生成场域.就其表达结构而言,欲望展现了类似"和弦"的复杂构造,而这根植于特定时刻中"自我"的爱欲.就其生成场域来说,欲望结构的塑造必然依托于作为"调式"的主体知觉场域,后者总是使多种知觉要素相互作用,并使它们形成一系列的特定关系,进而为主体欲望的组织模式提供参照.不自主回忆之所以能复现过去"自我"的爱欲组织模式,恰恰是因为它将欲望重新置于知觉的场域之中来把握,重塑了主体真实的生存体验.

龙湖心

展开 >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追忆似水年华》 和声 欲望 记忆

2024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评论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52
ISSN:1001-6368
年,卷(期):2024.(3)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