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歌德与郭沫若"创造"诗学的思想起源
歌德与郭沫若"创造"诗学的思想起源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创造"在郭沫若的思想结构中占据着本根性的位置。郭沫若不仅通过对《浮士德》的翻译把握到歌德"创造精神"的思想机制,更经由对"艺术家"诗歌系列的翻译理解了歌德艺术哲学中的根本问题,即自然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从《创造者》的写作和"夜歌"系列的翻译,到《宇宙革命底狂歌》的创作,郭沫若诗歌中的抒情主体完成了从"艺术家"到"创造者"再到"革命者"的转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宋夜雨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郭沫若
歌德
"创造"诗学
思想起源
出版年:
2024
外国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外国文学评论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52
ISSN:
1001-6368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