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影像催生的文化记忆转变——以影片《大屠杀》为例

影像催生的文化记忆转变——以影片《大屠杀》为例

扫码查看
电影在存储历史记忆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真实性、生动性和广泛性,如何通过它呈现大屠杀等非人性的创伤性记忆,解决影片中再现伦理限度问题,一直以来颇有争议.1977年美国导演马丁·乔姆斯基在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的资助下拍摄了《大屠杀》.影片虚构了三个家庭在大屠杀时期的不同遭遇,对于大屠杀中不同种族所遭受的命运做出了示范性描述.这部电影对联邦德国战后的文化记忆进行了干预,不仅促使了以电影为主导的多媒体作为文化记忆方式的最终成型,也引发了德国人对于大屠杀的受害者——犹太人的真正关注,从而帮助联邦德国由下而上地重新认识和接受大屠杀这段历史.
The Change of Cultural Memory Promoted by Film Narrative:A Cas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the Film Holocaust to the German Culture Memory after WWII

王琳

展开 >

文化记忆 影像叙述 《大屠杀》影片 德国历史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与管理振兴基金

RW201318

2017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337
ISSN:1671-881X
年,卷(期):2017.70(1)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