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格调共情:“李健现象”折射出的电视音乐传播与社会审美趋向
格调共情:“李健现象”折射出的电视音乐传播与社会审美趋向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格调作为作品或审美本质的诠释和理解,在剥离艺术作品载体后,逐渐被援引为高品质与个人审美趣味的概念集合;在社会语境中被理解为社会受众对该气质品格的理解、认同与归属感.格调共情即指大众审美突破以艺术或作品为中心的传统,转而向环境要素扩展,进而需要受众群体的广泛回应与互动,并在其中形成强烈的审美认同与格调定位,是由受众、社会媒体及传播过程共同营造的回应与共情的结果.“李健现象”是歌手李健因电视音乐真人秀《我是歌手》爆红而引发的传播和文化现象思考,体现出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契合与转变,也体现了流行文化传播的整体结构变迁,是音乐电视传播与社会审美情趣的共情现象.
外文标题:
The Taste Empathy in Social Aesthetics and Marketing of TV Music Progra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inger LI Jian's Success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孙文峥
展开 >
关键词:
李健现象
格调共情
社交货币
传播生态
电视传播
社会审美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14BXW043
出版年:
2017
DOI:
10.14086/j.cnki.wujhs.2017.01.016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
0.337
ISSN:
1671-881X
年,卷(期):
2017.
70
(1)
被引量
5
参考文献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