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信仰蕴含着公益慈善的道德力量,积极参与养老公共领域的建构和行动是传统民间信仰“转化创新、开放包容、形成合力”的重要选择,也是中国当代社会民间信仰自我调适的内在要求,有助于传承崇德敬祖、尊老爱老文化基因,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纵观浙南L村西门宫的养老参与实践,民间信仰可以成为官方和民间养老事业的重要补充.而且,由于民间信仰厚植于民间,兼具广泛的群众性、独特的宗教性、丰富的娱乐性和浓重的伦理性,在乡村社会的养老参与中,相较于规范性的宗教组织和一般性的民间非营利组织,有独特而明显的优势.同时,作为乡村社会重要的子系统,民间信仰养老参与的方式和效度与政府参与、政教关系、市场发育、社会信任以及对现实制度环境的适应等密切相关.促进和便利乡村社会民间信仰的养老参与,需要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坚持转化创新,增进社会认同;以规范场所管理为基础,坚持开放包容,引导社会自愿有序参与;以尊重老人实际需求为导向,倡导互助共享,涵养向上向善、敬老爱亲文明乡风;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推动形成民间信仰有效有序参与养老服务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