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由厌恶性控制到新治理艺术:卡夫卡《在流放地》的酷刑书写
由厌恶性控制到新治理艺术:卡夫卡《在流放地》的酷刑书写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在流放地》的酷刑书写意涵深刻.卡夫卡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行径,《在流放地》是他对建立在厌恶性控制基础上的绝对权力的严肃批判.一方面卡夫卡意在提醒同胞,1900年前后的欧洲社会正表现出为酷刑招魂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卡夫卡也展现出现代化转型期权力控制手段的进化,始于18世纪中后期的反对酷刑、倡导刑罚轻缓化法律观念不仅是一种人道主义观念,也是工具理性之下新治理艺术的呈现.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盛百卉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卡夫卡
《在流放地》
酷刑
厌恶性控制
新治理艺术
计算理性
出版年:
2024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CHSSCD
ISSN:
年,卷(期):
202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