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瓷器作为媒介:明清时期中欧交往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瓷器作为媒介:明清时期中欧交往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扫码查看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明清时期,中国瓷器作为一种商品、一种文化符号,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中国瓷器进入欧洲之后,欧洲权贵通过镶嵌、加彩等方式对中国瓷器进行了"赋权"与"改造",实现了对中国文化的选择性吸收与理解;欧洲定制瓷器带来了欧洲文化的"东传":纹章瓷实现了欧洲元素与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广彩瓷与粉彩瓷体现了中欧文化元素的叠加与融合;中国制瓷技术在欧洲的解密、中国元素图案创作、"青花"的概念化及广泛运用、"洛可可"艺术形式的形成,均体现了中国文化开始真正在欧洲"落地生根"。中欧瓷器交往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中西思想、文化、观念的碰撞、交流与互动。

魏依凡

展开 >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中国陶瓷 跨文化传播 明清时期

2024

文化学刊

文化学刊

CHSSCD
ISSN:
年,卷(期):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