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体浊度对苦草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水体浊度对苦草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用粒径小于100 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90 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s)的混浊水体,将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成株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植株最长叶片水下10 cm处ΔFv/Fm的光合日变化及快速光响应曲线(RLC).结果表明,1个月后,水体浊度对苦草成体植株Fv/Fm和光合系统Ⅱ(PSⅡ)无显著影响,叶片ΔFv/F' m的日变化曲线呈"V"形;泥沙浊度≥60 NTU时,ΔFv/F' m降低幅度较小,光强降低时恢复较快,植株受光抑制的程度变小.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显示,实验期间苦草开始衰老,光响应能力下降;随水体混浊度的升高,叶片光响应能力下降减慢.表明在浅(水深1.0 m)而浑浊的水体中,短时间内混浊水体对苦草成株叶片PSⅡ的影响较小.
The Influences of Suspended Sands on Photosynthetic Fl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Vallisneria natans in Turbidity Waters

徐瑶、王国祥、李强

展开 >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环境演变及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7

苦草 悬浮泥沙 光合荧光特性

教育部高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705824-22003AA601100-2

2007

植物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湖北省植物学会

植物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934
ISSN:2095-0837
年,卷(期):2007.25(1)
  • 8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