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根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中国特有濒危植物伯乐树根的生态解剖学研究

扫码查看
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是中国特有濒危的第三纪孑遗植物.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整体封片、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等技术研究其根的表面特征和形态结构,从生态解剖学角度揭示其对生境的适应和特殊要求.结果显示伯乐树作为特殊的菌根型木本植物,根尖表面无根毛分化;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系原始的发育类型,其皮层明显排列为两轮且存在自然的间隙,皮层内有含黑芥子酶的分泌细胞,中柱内有髓.菌根菌以单菌丝或菌丝网侵入根表皮,并刺激表皮分泌沉积了较厚的无定形物质,入侵后可在皮层间隙内大量分枝,还能进一步形成泡囊结构;菌根菌在寄主细胞内常包围在淀粉粒的周围吸收营养,同时部分菌丝在细胞内被分解形成小泡和碎屑,为寄主细胞提供营养以形成共生关系.根据以上特征,应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育中深入研究适宜伯乐树的土壤条件,以促进菌根的发生和发育.
Ecological Anatomy of the Root in Bretschneidera sinensis,a Threatened Endemic Plant in China

乔琦、文香英、陈红锋、邢福武

展开 >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510650

伯乐树 生态解剖学 内生菌根

BGCI中国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科技大学人才科研基金

6206/R43522008FY11040073011869151027501000070

2010

植物科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湖北省植物学会

植物科学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934
ISSN:2095-0837
年,卷(期):2010.28(5)
  •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