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客体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
客体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有研究指出,年仅12个月的婴儿在一起时,就已经开始显露出攻击性的侵犯行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则更多的使用敌意性侵犯或以人为指向的侵犯.儿童的攻击行为与生物因素、社会因素有关,其中也包括家庭因素,母亲-婴儿客体关系对儿童心理结构形成、个性形成有重要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婴儿时未能安全度过与母亲分高的客体关系有较大联系,为了使婴儿顺利地从与母亲的共生阶段过渡到分离个体化阶段,从而完成个体化,母亲应尽力在分离过程中使婴儿建立起安全型依恋顺利与母亲脱离.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何玲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400715
关键词:
攻击行为
客体关系
安全依恋
出版年:
2010
网络财富
中国电源学会
网络财富
影响因子:
0.105
ISSN:
1672-5441
年,卷(期):
2010.
(18)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