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喜福会》的两个中译本比较看译者主体性的限度的体现
从《喜福会》的两个中译本比较看译者主体性的限度的体现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对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的讨论,对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强调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必须看到译者主体性有着明显的限度.笔者通过<喜福会>的两个中文译本的对比研究来谈译者主体性的限度.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郭静、祝锋领
展开 >
作者单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限度
文学翻译
创造性
出版年:
2010
网络财富
中国电源学会
网络财富
影响因子:
0.105
ISSN:
1672-5441
年,卷(期):
2010.
(21)
被引量
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