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于J/ψ→Gb+γ和J/ψ→e+(-e)过程

关于J/ψ→Gb+γ和J/ψ→e+(-e)过程

扫码查看
基于J/ψ辐射产生胶球态Gb和湮没为e-e对两过程的中间态和末态都不涉及任何夸克强子而只与强作用的真空性质密切相关这一特性,从另一种角度讨论了这两个过程.利用高能强作用软过程中修改后的pomeron场论模型和相关的最大非微扰强作用反应假定,并考虑到轻的和重的组分夸克在结构上的差异而在模型参数中作出相应的变更后,提出了这两个过程的另一种物理机制,计算了它们的衰变宽度,定出了胶球态与非微扰胶子间的耦合数值,并就此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On the mechanism of both the radiative production of glueball and the annihilation into electron-positron pair in J/ψ decays

彭宏安、段春贵、阎占元

展开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

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石家庄,05001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39

华北电力大学应用物理系,保定,071003

展开 >

J/ψ衰变 pomeron 非微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华北电力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10175074103143

2004

物理学报
中国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物理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SCI
影响因子:1.038
ISSN:1000-3290
年,卷(期):2004.53(8)
  •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