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与睡眠质量、睡眠类型的关联性

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与睡眠质量、睡眠类型的关联性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中学生睡眠质量、睡眠类型与校园欺凌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2年3-5月采用匿名式网络方便抽样方式选取合肥、芜湖、阜阳1826名中学生,利用问卷星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量表、Olweus欺凌中文版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中学生中男生1114人、女生712人,初中生794人、高中生1032人,年龄(15.71±1.94)岁.校园欺凌总发生率为41.40%(756名),其中欺凌、被欺凌、欺凌-被欺凌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4.46%(264名)、39.59%(723名)和12.65%(231名).有睡眠障碍的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欺凌、被欺凌、欺凌-被欺凌)发生率(20.58%、51.03%和18.11%)均高于无睡眠障碍的中学生(13.52%、37.84%和11.81%)(P<0.01);睡眠类型为中间型的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欺凌、被欺凌、欺凌-被欺凌)发生率(15.56%、41.39%和13.49%)均高于清晨型中学生(10.39%、33.33%和9.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模型显示,有睡眠障碍为中学生校园欺凌(OR=1.716,95%CI 1.199~2.247,P<0.05)、被欺凌(OR=1.663,95%CI 1.244~2.223,P<0.05)、欺凌-被欺凌(OR=1.626,95%CI 1.113~2.376,P<0.05)行为的危险因素,清晨型睡眠为中学生校园欺凌(OR=0.620,95%CI0.431~0.892,P<0.05)、被欺凌(OR=0.739,95%CI 0.575~0.950,P<0.05)、欺凌-被欺凌(OR=0.668,95%CI 0.454~0.983,P<0.05)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中间型睡眠中学生更容易产生校园欺凌.

李宁、华龙、常微微、童嘉妮、熊佳节、陶宇静、李颢琪、朱丽君、姚应水、金岳龙

展开 >

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皖南医学院慢性病防制研究所,芜湖 241002

校园欺凌 睡眠节律 睡眠质量 中学生

皖南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皖南医学院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人才项目

WK202112202210368008202310368056校政函[2021]46号

2024

卫生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研究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1
ISSN:1000-8020
年,卷(期):2024.53(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