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植物对土遗址的保护作用初探——以内蒙古东部地区土遗址为例

植物对土遗址的保护作用初探——以内蒙古东部地区土遗址为例

扫码查看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土遗址上普遍长有植物,由于植物本身对土遗址具有双重作用,既有保护作用,也有破坏作用,采用植物保护土遗址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有利的一面,故此研究植物在遗址中发挥的保护作用尤为重要.选择应昌路故城、元上都遗址和辽上京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从植被覆盖度、根系分布情况两方面研究植物对土遗址的作用.结果表明,遗址顶面普遍被以羊草、冰草、紫羊茅、马蔺、旋覆花为主的低矮草本植物覆盖,其覆盖度集中在30%~60%;这些植物对防止降水冲刷遗址有明显的作用,对遗址的整体外貌影响也比较小.因此,针对长有植被、雨蚀病害严重、其他保护手段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理想的保护效果的遗址,可采用植物保护土遗址,并且其思路是可行的.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plants on earthen sites——the earthen sites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as examples

王菲、孙满利、徐路、刘炜

展开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江西南昌330008

长沙市文物局,湖南长沙410002

植物 土遗址 保护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

2010BAK67B16

201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上海博物馆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53
ISSN:1005-1538
年,卷(期):2013.25(1)
  • 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