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知识分子对人的存在与社会出路的隐忧成为本世纪写作的焦点,扎米亚京、赫胥黎、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为西方政坛暗涌的极权主义思想倾向敲响了警钟.三人的创作均以敏锐的政治预见性,描绘出未来在极权与科技联合专制下,人作为思维主体的存在困境,表现出一代知识分子冷峻的良知.当前学界的研究多在单个文本的主题阐释上,对三个文本共有的语言异化现象缺少关注,因而本文拟从该角度切入,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探寻这些文本背后人的主体性之死,挖掘反乌托邦文学对后人类时代潜隐的科技霸权,以及人工智能的伦理关切等领域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为当前三部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