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1952)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歧义现象是一种语言表达上应该避免的现象.《语法修辞讲话》第五讲"表达"板块的内容涉及到汉语的歧义现象,作者举例分析了一些歧义的实例,例如"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物了",也可以理解为"人不吃鸡了".该书强调用语言知识分析语言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指导语言实践.对于歧义现象的态度,作者认为歧义现象是一种语言表达上应该避免的现象.消解歧义首先要分析歧义现象,由具体的歧义案例归纳出歧义表达的类型,分析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条件才能有的放矢地消解歧义现象.本文将这一歧义格式写作"N+不/没/没有+V",详细论述该歧义格式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并针对该类歧义格式提出消解歧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