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庞德视汉语为理想语言的依据及其意义

庞德视汉语为理想语言的依据及其意义

扫码查看
庞德以印欧语系为参照审视汉语,主要比较英汉语言的共性和差异,从诗学的视角凸显汉语的优点,认为汉语是世界的理想语言.他从汉字中汲取思想和灵感,提出了表意文字法,倡导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推动英语诗歌变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语文学的路径,也促进了中国表意文字文明在西方的传播.庞德认为汉字的视觉化呈现具有普遍意义;他发掘汉语作为诗性语言建构智性结构的意义,为表意文字文明辩护;并将表意文字法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展现语言对世界承载的责任.庞德视汉语为理想语言,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虽然也包含一些主观想象、穿凿附会的成分),对于反思西方理性文明和重振西方诗学具有启发意义.

彭水香、刘立辉

展开 >

西南大学

庞德 汉语 理想语言 表意文字法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SWU1709121

2021

外语教学与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3.149
ISSN:1000-0429
年,卷(期):2021.53(3)
  •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