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古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古油藏的油气来源及成藏特征

Hydrocarbon Sources and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eso-Neoproterozoic Reservoirs in Jibei-Liaoxi Area,China

扫码查看
在全球诸多盆地发现的中—新元古界原生油气苗和商业性油气聚集,展示了这些古老沉积地层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基于冀北—辽西地区烃源岩与储层沥青中三环萜烷、四环萜烷、重排藿烷、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甾烷等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研究,明确了双洞背斜铁岭组和兴隆1井雾迷山组沥青分别源自洪水庄组和高于庄组烃源岩;而韩1井骆驼岭组上、下段储层沥青表现出不同的烃类来源,分别源自高于庄组和洪水庄组烃源岩.冀北—辽西地区古老地层至少发生了3期油气充注,对应3类古油藏:第Ⅰ类古油藏源自高于庄组烃源岩,其成藏时间早,经历了长期深埋和次生改造,油藏的保存条件较差;第Ⅱ类古油藏为早期油藏破坏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藏,其成藏规模受到了较大制约;第Ⅲ类古油藏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成藏时间晚,遭受构造破坏弱,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是研究区古老油气勘探的潜在目标.

张剑锋、肖洪、李美俊、王延山、黄双泉、徐建斌、陈喜玲

展开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 124010

古油藏 油源对比 中—新元古界 烃源岩 分子标志化合物 洪水庄组 冀北—辽西地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委托项目

42202134LHYT-KTKFYJY-2018-JS-9798

202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22
ISSN:1672-6561
年,卷(期):2023.45(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