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扫码查看
为深入研究秦岭耕地资源环境变化规律,基于动态度模型、区位指数、重心迁移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采用陕西省2005~2019年1 ∶10 000县级年度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以及统计年鉴数据,探究秦岭陕西段6个市、39个县(市、区)、353个乡镇的耕地质量时空变化格局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在时间上,秦岭陕西段在2005~2010年、2010~2015年、2015~2019年间耕地资源数量有所减少,且年平均减少率分别为0.45%、0.12%、0.20%,耕地数量变化趋于平稳,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为10.98,相比陕西省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11.34)略高,相比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平均值(9.96)还处于较低的水平;②在空间上,2005~2019年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呈现出靠近关中平原的北线与西南线以及中部较高,东部、西部较低的分布格局;从区位指数变化来看,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西安市和渭南市耕地质量等别较高且为高等地的聚集区,处于陕南地区的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耕地质量较差,中等地、低等地的聚集程度较高;从重心迁移角度来看,高等地重心由周至县迁移至西安市鄂邑区,中等地重心由宁陕县迁移至镇安县,低等地重心由安康市汉滨区迁移至柞水县,然后再迁移至镇安县,坐标迁移量从大到小为低等地、中等地、高等地;③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后解释力增强,共同影响秦岭陕西段耕地质量的变化.
Spatial-temporal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Shaanxi Section of Qinling,China and Their Driving Forces

卫新东、关嘉敏、冯小龙、王筛妮、赵彦斌、张宇、孔德豪

展开 >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710054

陕西省国土整治中心,陕西西安 710082

展开 >

土地利用 耕地质量 时空变化 驱动力 耕地保护 秦岭 陕西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然资源大调查项目自然资源大调查项目

2019QZKK040520226100010072382022610001006904

2023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长安大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22
ISSN:1672-6561
年,卷(期):2023.45(2)
  • 1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