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变长桩-板结构应用在软土地区路-涵过渡段试验

变长桩-板结构应用在软土地区路-涵过渡段试验

扫码查看
为探究填筑期变长桩-板结构在深厚软土地区路-涵过渡段的作用机理,于G25德清—G60桐乡高速联络线湖州段设置了试验段,按桩长变化在变长桩-板结构两端及中间设置了3个综合监测断面,在其左右相邻段设置了2个沉降监测断面.针对桩体、板体、土体布置了共计60件静力传感器的高精度监测系统,分析填筑期内变长桩-板结构的桩土相互作用、荷载传递规律,并阐释其不均匀沉降控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段沉降纵坡比最大值为1.5‰,衔接处的沉降差最大为1.2 mm;板下土体孔隙水压力值在填筑期受到明显扰动,2~3个月后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趋于初始值;随着上部荷载的增大,管桩承荷增长速率远大于桩间土,待土体固结完成后,桩土应力比趋于稳定,最大值为45.86;板体4个桩中央处弯矩最大,桩-板连接处存在负弯矩;填筑期间土体受到挤压产生的侧向位移较小,最大为4.7 mm.利用变长桩-板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软土地区路-涵过渡段沉降差异过大的问题,实现由沉降量小的水泥搅拌桩区向沉降量大的管桩区过渡,该研究可为变长桩-板结构在路-涵过渡段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Experimental on application of variable length pile-plate structure in road-culvert transition section in soft soil area

徐林荣、陈昀灏、曹德洪、冯多

展开 >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5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道路工程 变长桩-板结构 路-涵过渡段 试验 沉降控制 承载性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交通工程建设科研计划项目

517786342019001

2021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安大学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11
ISSN:1671-8879
年,卷(期):2021.41(3)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