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四川泸定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精定位研究

四川泸定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精定位研究

扫码查看
基于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该研究区域(27.5°~31.5°N,100°~104°E)103 990个地震的震相数据,运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泸定Ms6.8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区执行地震层析成像和精定位.结果表明:(1)余震序列主要分布于鲜水河断裂西南侧,长度约60 km,整体沿鲜水河断裂呈北西向展布,震源深度多集中在5~15 km,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加深的迹象.根据余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及主震位置,提出鲜水河断裂东南段为发震断层,并且发现余震序列南北两端或许存在分支断层.根据背景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推断其或许为泸定主震的前震.(2)主震的西北侧存在高速异常体,其或许阻挡了泸定地震向西北向破裂,结合鲜水河断裂东南段力学性质较弱,其滑动方向为首选的传播方向,推断泸定地震为单侧破裂,方向为东南.(3)泸定地震震源区下方30 km深度处存在弱S波低速层和高波速比,已有结果得知研究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高导层和低阻层,泸定主震位于热流值为65 mW·m2 的大地热流等值线附近,综合推断震源区下方30 km或许存在地壳流体.同时,泸定地震发生在应力易积累,同时又易释放,发生破裂的高低速交界处,推断泸定主震在震源区积累大量应力,加之地壳流体流入发震断层,致使发震断层的弱化,两者共同作用最终引发了泸定Ms6.8地震的发生.
Three-dimensional velocity structure and relocation of earthquakes in Luding area,Sichuan Province

蔡明远、陈继锋、尹欣欣

展开 >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泸定Ms6.8地震 地震精定位 双差层析成像 地壳流体 鲜水河断裂

甘肃省科技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

21JR7RA79521YF5FA031

2023

地震工程学报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清华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震工程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191
ISSN:1000-0844
年,卷(期):2023.45(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