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非遗里的中国》中山西形象的非遗影像建构
《非遗里的中国》中山西形象的非遗影像建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近年来,非遗影像在非遗开发保护与社会转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像背后的形象建构也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影像人类学的角度出发,梳理《非遗里的中国》(山西篇)中的非遗技艺,并对其归纳溯源以窥节目中所塑造的主体形象,认为《非遗里的中国》在以影像记录真实山西非遗形态的同时,通过对山西歌舞艺术形式、日常饮食习惯以及手工业技艺的展现,为观众呈现出千百年传承的传统民俗与非遗技艺,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塑造了山西人民热爱农耕劳动、饱含浓重乡情、积极拥抱生活的形象。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靳唯鸣
展开 >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
关键词:
《非遗里的中国》
山西非遗
山西形象
影视人类学
基金: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
SYY-JSYC-2308
出版年:
2024
西部广播电视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西部广播电视
影响因子:
0.262
ISSN:
1006-5628
年,卷(期):
2024.
45
(2)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