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基于镜像理论对《河边的错误》的解读
基于镜像理论对《河边的错误》的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各类影片都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其中,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和影视剧由于有着较为扎实的文本基础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的《河边的错误》就是以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为基础改编而来,同时在改编过程中加入了鲜明的个人表达。本文将通过结合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的镜像理论来分析电影《河边的错误》中的人物符号,阐述影片人物的精神世界和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镜像心理。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米滢静、崔玉婷
展开 >
作者单位:
信阳学院
关键词:
《河边的错误》
镜像理论
电影叙事
出版年:
2024
西部广播电视
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西部广播电视
影响因子:
0.262
ISSN:
1006-5628
年,卷(期):
2024.
45
(2)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