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异与转型

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异与转型

扫码查看
基于对人口老龄化发生原理的认识拓展,文章聚焦当代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及其演进态势,在将"三大人口年龄组"的观测拓展为"五个人口年龄组"的基础上,借助联合国WPP2022统计数据,阐释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的阶段特征、致因转换、形态变异及其因果关联.研究发现,在低生育与长寿命态势下,当代中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其主导因素正在从"生得少"导致的"少子老龄化"转向"活得长"主导的"老人高龄化";相应地,其人口形态也在从"底部老龄化"导向"顶端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这种变异与转型背后隐现着从内在致因到外在形态的人口学差异.然而,基于生育率下降(生得少)主导时期建构起来的"少子老龄化"认知体系及其评价标准难以解释平均余寿提高(活得长)态势下的"老人高龄化"现象.鉴此,文章提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战略需要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和现行制度框架对"老年人"和"老龄化"的束缚,摒弃平均预期寿命60岁情形下形成的老龄化共识,以平均预期寿命迈向80岁的人口情势来确立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并建构"老人高龄化"主导下的新认知标准及评估体系,据此为我们认识和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特征与预期影响提供理论支撑.
On Factors Change and Patterns Transfer of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Population Agingthe Aging of Less Childrenthe Aging of ElderlyBirth FewerAlive Longer

罗淳

展开 >

云南大学 经济学院,昆明 650091

人口老龄化 少子老龄化 老人高龄化 生得少 活得长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BRK031

2023

西北人口
甘肃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兰州大学, 甘肃省统计局,甘肃省人口学会

西北人口

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06
ISSN:1007-0672
年,卷(期):2023.44(4)
  •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