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帝山次生杨桦林种群结构与立木的空间点格局

关帝山次生杨桦林种群结构与立木的空间点格局

扫码查看
选择关帝山典型天然次生杨桦林样地进行种群结构分析,并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O-ring统计系统分析了次生杨桦林群落内不同尺度下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在个体组成上,演替先锋树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红桦(B.albo-sinensis)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是目前次生杨桦林样地的优势种.但从种群径级结构看,白桦、红桦和山杨天然更新不良,而云杉(Picea spp.)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幼苗呈现良好的更新状态.随着演替的进行,云杉、落叶松将逐渐进入林冠层并取代白桦、红桦和山杨成为该森林的优势种;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红桦、白桦表现为小尺度上明显聚集,华北落叶松、皂柳(Salix wallichiana)表现为小尺度上强聚集性分布格局.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受空间尺度、群落结构及种群径级结构综合作用的影响;空间关联性分析表明,红桦与华北落叶松、红桦与皂柳、皂柳与华北落叶松在小尺度上正相关,其它树种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关联性.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Spatial Point Patterns of Individuals in Natural Secondary Poplar-birch Forest in Guandi Mountain

杨秀清、韩有志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次生杨桦林 关帝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项目

309723492009140311000520040552004057

2010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10.30(9)
  • 18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