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茶菊品种‘14-C-1’的CmF3H基因及启动子克隆与表达分析

茶菊品种‘14-C-1’的CmF3H基因及启动子克隆与表达分析

扫码查看
该研究以自育茶菊品种‘14-C-1’为材料,克隆了一个黄烷酮3-羟化酶(F3H)基因,命名为CmF3H.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14-C-1’CmF3H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W454869)全长为1284 bp,开放阅读框为1095 bp,编码364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41.19kD,等电点为5.57,不稳定系数为39.51,平均亲水性-0.465,脂肪系数为83.0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14-C-1’CmF3H蛋白属于2-酮戊二酸依赖双加氧酶(2-ODD)蛋白家族,具有2-酮戊二酸双加氧酶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14-C-1’与菊花栽培种‘SU07’处于同一进化节点上,二者亲缘关系最近.采用染色体步移方法克隆了‘14-C-1’CmF3H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MW463894),全长1217 bp,启动序列分析发现其含有光响应元件、干旱和ABA响应元件、MYB识别和结合位点和组织器官发育元件等.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mF3H在‘14-C-1’的根、茎、叶、花蕾、舌状花和筒状花等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在筒状花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叶、花蕾、舌状花,根中表达量最低.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菊花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mF3H from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14-C-1’ and Isolation of Its Promoter

曹世哲、罗昌、陈东亮、刘华、程曦、黄丛林

展开 >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 10220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北京市功能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菊花 黄酮类化合物 黄烷酮3-羟化酶 启动子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专项

KJCX20200106KJCX20200112

2021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1.41(1)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