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3种农杆菌对茶树发状根诱导的影响

3种农杆菌对茶树发状根诱导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茶树'福云6号'和'铁观音'成熟种子下胚轴、未成熟种子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材料,以发状根诱导率为指标,探究菌液浓度、农杆菌菌株、外植体类型和预培养时间对发状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菌液浓度OD600在0.4~1.2范围内,'福云6号'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先升高后降低,ATCC15834在OD 600为0.6时发状根诱导率最高为23.96%,A4和K599在OD 600为0.8时,发状根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0.51%和13.11%.(2)3种发根农杆菌致根能力不同,ATCC15834侵染力最强,致根能力大小依次为ATCC15834>K599>A4.(3)发状根诱导率与外植体有关,茶树成熟种子下胚轴可被诱导产生发状根,诱导率'福云6号'大于'铁观音',未成熟种子下胚轴和愈伤组织难以产生发状根.(4)不经预培养和预培养时间为1~2 d的愈伤组织易褐变,无法产生发状根;预培养3 d的愈伤组织经侵染可产生发状根,诱导率为1.85%('福云6号')和0.59%('铁观音').(5)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和GUS组织化学染色证实GUS基因已被整合进'福云6号'和'铁观音'愈伤组织和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基因组中并表达.研究发现,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在OD 600为0.6时,对茶树'福云6号'成熟种子下胚轴发状根诱导率最高.该研究结果对改进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茶树遗传转化系统提供理论依据,对茶树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新型受体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Induction of Hairy Roots of Tea Plant by Three Kinds of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林彩容、张冬敏、张文静、宋时奎、陈志丹、孙威江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 园艺 学 院,福 州 350028

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园艺植物生物学及代谢组学研究中心,福州350028

福建农林大学 安溪茶学院,福建泉州 362400

发根农杆菌 发状根 下胚轴 菌液浓度 效率 茶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项目福建农林大学"双一流"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育计划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科技创新基金

317707322019N5007KSYLC005FJZTF01

2021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1.41(3)
  •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