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穿龙薯蓣种子离体再生体系构建及其组培苗解剖结构特征

穿龙薯蓣种子离体再生体系构建及其组培苗解剖结构特征

扫码查看
以药源植物穿龙薯蓣种子为外植体,构建优化种子消毒时间以及愈伤组织、不定芽和生根诱导等激素浓度、组成和配比体系,并比较组培苗的叶片、缠绕茎和根状茎等营养器官与实生苗在解剖结构上的差异,初步建立以种子为外植体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外植体采用2%NaClO消毒15 min和18 min为宜;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16-BA+2.0 mg·L-1 2,4-D时效果最佳,出愈率为83.33%;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2 mg·L-1 NAA,诱导率达到90.00%;以 1/2MS+0.5 mg·L-1NAA 进行生根培养为宜,生根率达86.70%,组培苗可产生13.2条根,且组培苗生长旺盛,叶片浓绿,茎粗长.(2)组培苗与实生苗在叶片、缠绕茎的解剖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组培苗叶片薄,主脉维管束小,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P/S低;组培苗缠绕茎的内径、导管面积和维管束数量均小于实生苗,导管/维管束为0.06,为实生苗的1/2;组培苗缠绕茎皮层比例大,但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分化不完全,仅存在排列极为分散的双韧维管束.研究认为,组培苗在外形和结构上的变化主要是对其高湿、低光、恒温、密闭培养瓶培养环境的高度适应的结果.
Construction of Regeneration System from Seed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in Dioscorea nipponica

党裳霓、高润梅、石晓东、张雨晴、李红月

展开 >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穿龙薯蓣 种子 再生体系 解剖结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林业重点研发计划山西农业大学动植物育种基金

31400536LYCX2019612014YZ2-3

2021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1.41(4)
  •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