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类型双色百合的花色形成分析

不同类型双色百合的花色形成分析

扫码查看
以3个花朵双色的亚洲百合品种('Black Eye'、'Pieton,和'Twosome')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部位(花被片上部和下部)的花色表型、色素成分和含量进行综合分析,解析不同类型双色百合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于紫色花被片下部检测到矢车菊素3-O-β-芸香糖苷一种花青苷,且在花被片下部深紫色的'Black Eye,中含量最高,而白色、黄色和橙色的花被片上部均未检测到花青苷.(2)3个品种的双色百合花被片上部和下部共检测到15种类胡萝 卜素成分,不同品种花被片上部和下部中类胡萝 卜素含量差异明显;'Pieton'花被片中的特征成分为花药黄质、紫黄质和β-胡萝 卜素,'Twosome'花被片中的特征成分为辣椒红素,'Black Eye,花被片中未检测到特征类胡萝卜素成分.(3)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百合品种中类胡萝 卜素成分和含量具有明显差异,而同一品种花被片上部和 下部类胡萝 卜素组成接近但含量差异显著.(4)回归分析发现,矢车菊素-3-O-β-芸香糖苷、辣椒红素、八氢番茄红素、玉米黄质和β-胡萝 卜素是影响百合花色的主要色素成分.研究表明,花青苷和类胡萝 卜素成分在花被片不同区域的差异积累是双色百合形成的主要原因.
Analysis of Flower Color Forma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Bicolor Lilies

王欢、孔滢、窦晓莹、郎利新、白锦荣

展开 >

北京市辐射中心,北京100875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9

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双色百合 色素 花青苷 类胡萝卜素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改革与发展经费培育类项目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2013BAD01B070632002082PY2020JK42HBIR201609

2021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1.41(4)
  • 8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