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光质对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不同光质对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扫码查看
以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20'组培苗为材料,比较不同光质组合处理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宜杉木组培苗生根的光质配比;进一步以白光为对照,并结合生根率最低和最高的处理,分析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学参数、内源性激素含量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差异,以揭示不同光质组合介导的组培苗生根和生长的调控机理,为杉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光质组合条件下,以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红∶蓝=3∶1)杉木组培苗的生根率最高(71.11%),较白光对照显著提高45.61%,而蓝光处理生根率最低(12.50%).(2)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组培苗生物量和株高均高于白光对照和蓝光处理,且不同处理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和蓝光处理相比,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组培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值均显著提高,暗示该处理叶片具有较强光源捕获能力和光能利用能力.(4)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显示,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的组培苗叶绿体淀粉粒数量少,体积小,且叶绿体基质和基粒片层结构清晰,有利于同化产物输出.(5)红蓝光质组合处理的组培苗具有较高的生根率与其具有较高的生长素(IAA)、较低的细胞分裂素(CTK)含量以及较高的IAA/CTK比值有关,而具有较高的株高与其较高的赤霉素(GA)和IAA含量、较低的ABA含量以及较高IAA/ABA、GA/ABA比值有关.
Effect of Different Light Qualities on Rooting of Tissue Culture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Seedlings and Its Mechanism

唐银、李玲燕、许珊珊、钟明慧、郑雪燕、叶义全

展开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州350002

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350002

林木逆境生理生态及分子生物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福建南平353200

展开 >

光质 杉木 组培苗 生根 机理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

2016YFD0600301闽林科便函[2020]29号

2022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2.42(4)
  • 7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