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震滑坡体恢复后植物β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响应

地震滑坡体恢复后植物β多样性格局及其环境响应

扫码查看
该研究以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1个典型地震滑坡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相似性分析(ANOSIM)初步探讨了β多样性海拔格局,并运用Mantel检验和基于距离矩阵的多元回归方法(MRM)进一步分析不同生态因子对群落β多样性变异的贡献,以揭示地震干扰后滑坡体植物群落β多样性的响应机制及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木本植物β多样性表现出单调递减格局,而草本植物β多样性则表现出"U"形变化格局,滑坡体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01).(2)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β多样性与地理距离、海拔距离、局地生境差异均呈显著递增趋势(P<0.001),地理距离和海拔距离是引起群落物种组成变化的关键因子,且海拔距离的重要性均大于地理距离.(3)地理距离和生境差异作为主导因子,分别共同解释了木本和草本β多样性变异的61.52%和40.91%,且环境差异单独解释率均大于地理距离单独解释率.(4)环境差异和地理距离对木本植物β多样性的作用均强于草本植物.研究认为,生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共同影响着地震滑坡体植物群落的B多样性格局,且生境过滤所起作用更为显著.
β Diversity Pattern of Plants and Its Response to Post-Earthquake Environment in Regtenerating Communities on Landslides

earthquakeβ diversitydispersal limitationhabitat filteringcommunity assembly

尹才佳、马龙、邹书珍、康迪

展开 >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南充637002

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杨陵712100

地震 β多样性 扩散限制 生境过滤 群落构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基金

3180045818Q042

2023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3.43(2)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