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施加外源抗坏血酸促进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施加外源抗坏血酸促进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扫码查看
为研究抗坏血酸(AsA)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和结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敲除结薯关键基因Sola-num tuberosum self-prunning 6A(StSP6A)对 AsA 诱导马铃薯结薯的效应,利用不同浓度(0、1、5、10、20 和 50 mmol/L)外源 AsA处理 2 个二倍体马铃薯CIP-149(Solanum phureja)、CIP-178(S.aj anhuiri)和四倍体C-88(S.tuberosum).结果表明,1~5 mmol/L外源 AsA处理可显著诱导马铃薯块茎的形成.对 10 个块茎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外源添加 1 mmol/L AsA可显著影响块茎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相比,总体上呈正调控基因表达增强或负调控因子表达被抑制的趋势,特别是StSP6A 在 AsA 处理过程中的块茎形成早期表达量极显著上调,敲除StSP6A可消除外源 AsA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诱导作用.这些结果表明,AsA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是通过调控与块茎形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来实现的,而StSP6A在 AsA诱导马铃薯块茎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A Preliminary Study on Promotional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Ascorbic Acid on the Formation of in vitro Tubers of Potato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potatotuberizationascorbic acid(AsA)tuberization-related genesStSP6A knockout

雷春霞、叶明旺、李灿辉、龚明

展开 >

云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云南省马铃薯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生物质能与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00

云南师范大学 马铃薯科学研究院,云南省马铃薯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

马铃薯 块茎形成 抗坏血酸(AsA) 结薯相关基因 StSP6A敲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马铃薯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32260459YNPKF202202

2023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物学会

西北植物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31
ISSN:1000-4025
年,卷(期):2023.43(6)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