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分化特征的影响

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分化特征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高效培育马尾松人工林,选贵州省都匀地区为试验地点,比较 2 500 株/hm2、3 500株/hm2、4 500株/hm2、5 500株/hm2 共4种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分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造林第10年时,A组(2 500株/hm2)处理条件下的林木密度为2 438株/hm2,存活率较高(97.52%),平均树高最高(10.89 m),平均胸径最高(11.78 cm),1级林木占比最高(55.18%).造林第20年时,A组(2 500株/hm2)处理条件下林木存活率下降至94.28%,平均胸径仍表现最高(23.86 cm),1级林木占比最高(56.13%);B组(3 500株/hm2)处理条件下马尾松平均树高最高(20.23 m).由此可见,随着造林时间的增加,马尾松存活林木数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以2 500株/hm2的造林密度为优.

郑平

展开 >

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林业局,贵州 黔南州 551200

造林密度 马尾松 人工林 分化特征

2024

乡村科技
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乡村科技

影响因子:0.029
ISSN:1674-7909
年,卷(期):2024.15(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