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期"的田野调查传统源自人类学家对异文化小型社区的研究.在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田野观察和研究的基本情境后,研究者长时间与研究对象共在物理空间的要求需重新思考,田野调查的时间轴应该与正在研究的事物及其活动的时间结构相适应.社交媒体田野作业应建立"常时间"的操作框架,即研究者需要进入研究对象的日常时间里,根据特定地方和人群社会生活的节奏管理和分配田野调查的时间,经常性地返回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和文化中特殊的时间节点,继而达到一种数字时代开展田野作业的常态,即保持与研究对象网络共存的状态.对田野时间的反思,涉及了田野作业观念、模式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的重要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