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媒介"之路:"有用性"与"可用性"——基于一个山村60年道路建设的解读
"媒介"之路:"有用性"与"可用性"——基于一个山村60年道路建设的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对一个传统村落而言,为了改变原有的现状、突破村落发展的瓶颈,拥有通往外面世界的道路是关键因素之一.现有道路研究框架多集中为社会空间与交通工具的维度,将历史维度与乡村社会的文化、经济与基层治理等因素融合在一起的研究较为缺乏,从这一维度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下乡村发展与治理的困境.通过对一个山村60余年修路历程的叙述,借助海德格尔物的显现的概念,在解读乡村道路"成为交通工具""成为媒介"的过程后,可以发现:在作为交通工具之路和作为媒介之路之间,道路展示出"有用性"与"可用性"的特征;乡村社会在道路的演变中,呈现出从"缓慢变迁"到"拐点发展"的态势,这种演变使得乡村社会的道路建设之60年的历程在时空维度呈现出被压缩的特征,其所带来的影响力,还需要在未来的乡村变迁中继续观察.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李红艳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媒介"之路
有用性
可用性
物的显现与秩序
时空压缩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21AZD144
出版年:
2024
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
现代传播
CSTPCD
CSSCI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014
ISSN:
1007-8770
年,卷(期):
2024.
4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