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关联性分析——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及关联性分析——以海口市秀英区为例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Coastal Metropolitan Area:A Case Study of Xiuying District,Haikou

扫码查看
以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推动的城市化过程中,人类对资源利用不当,土地利用方式与类型发生剧烈变化,景观格局特征愈发复杂,受格局影响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变化.为探究沿海都市区景观格局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联性,文章以海口市秀英区为案例区,利用4期遥感影像数据在对1990-2015年区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估,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景观因素,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主导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景观格局经历了显著变化.边缘密度(ED)和斑块个数(NP)不断减小,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减弱;斑块平均规模增大,形状复杂程度减小;邻近度和蔓延度(CONTAG)波动变化,结合度(COHESION)渐高;景观类型多样性有所下降,优势景观类型的主导性逐步降低.(2)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整体下降"的态势,北部沿海地带生态环境条件较优.1990、2002、2007和2015年RSEI优良区面积占比分别为91.60%、75.28%、69.64%和84.04%.生态质量提升区主要集中于秀英区中西部乡镇,生态质量下降区集中于南部地区.(3)散布与并列指数(IJI)、欧式平均最邻近距离(MNN)、结合度指数(COHE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相关.其中散布与并列指数(IJI)、欧式平均最邻近距离(MNN)对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负向影响,而结合度指数(COHE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的影响效应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

樊应凭、金晓斌、陈传钊、马丽、周寅康

展开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海南国源土地矿产勘测规划设计院

景观格局指数 RSEI指数 时空变化 机制 海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97123441971235

2023

现代城市研究
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

现代城市研究

CSTPCD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22
ISSN:1009-6000
年,卷(期):2023.(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