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先秦儒家"仁近于乐"释义及其德育价值

先秦儒家"仁近于乐"释义及其德育价值

扫码查看
"仁近于乐"是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仁的核心是基于家庭的人伦之爱,是道德人格的最高理想,乐的目标是以道为乐和以人际和谐为乐,是伦理文明的艺术载体,两者在教化的整体视域下实现了交汇和融通."仁近于乐"有两层内涵:仁代表的道德至高境界与乐指向的艺术最高境界有自然融通之处,即善与美的有机统一;仁通过道德修养的工夫以尽心知性,进而建立道德人格,与乐通过美的艺术体验来调和情志、滋养心灵,进而通达仁的境界,仍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将"仁近于乐"蕴含的哲学智慧、伦理精神和教化逻辑置于当下的教育情境中,可以为高校德育提供以下启示:重构家庭观念,重申德育的家庭面向;建立关系伦理,强调德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以美育德,促进美育与德育协同发展.

肖潇、李建华

展开 >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德育中心 金华,321004

先秦儒家 乐教 德育 大学生 "仁近于乐"

2024

现代大学教育
湖南省高教学会,中南大学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82
ISSN:1671-1610
年,卷(期):2024.40(6)